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。
同样也没有十全十美的风水。
旺人丁的风水,多半财运一般;
财运好的风水,多半人丁不旺。
但,这还不是最纠结的。
如果一家有兄弟三人,这风水只对其中两个好,却对另外一个不好。该怎么办?
话说清朝初年,在江西三僚,有一户人家。兄弟三人,老大、老二已成家生子,老三年纪尚轻。
这一年,三兄弟的老父亲大限来临。三兄弟忙前忙后,办老父亲的丧事,父亲已逝,长兄如父。老大是个孝子,事事亲力亲为。丧葬之事,最重要的就是选择
一处好的墓地。在父亲大限将至时,老大就已在附近的黄岭村找好了一块山地。这山地本是邻村一户姓范的人家所有。几年前,范家外迁,此地就卖给了这户人家,事情正紧锣密鼓、有条不紊的操办着,村里却传起一段闲话来,说:
“范家卖的这块地,本是个大凶之地。几年前,范家也曾把人葬在此处,结果不多久,就出了很多凶事,整个范家都几乎败绝了。因为这个,范家才举家外迁,把此地空了出来。”
村里闲话传的快,不多时,就传到了老大耳朵里。老大心里犯起了嘀咕:要是这块地葬下去真的对家人不好,岂不是既害家人又对不起祖宗?
这天,老大辗转反侧一夜未眠,思来想去,想到了一位风水大师,
这位大师是杨公风水的传人,据说脾气古怪,但风水功夫极高,风水上讲:“分金差一线,富贵不相见”。选地、走方向,哪怕只有一度之差,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,这位风水大师,看地极准,说哪家发富,哪家衰败,一点儿都不会差。而且艺高人胆大,往往敢选择其他风水师不敢选的地方做风水。老大打定主意,第二天一早,便找几个人抬着轿子去请这位风水大师。
这风水师名气大,个性更是强。一行人正走着,路程刚过半,风水先生抬手叫停,“走了半天有点累,可有什么吃的没有?”抬轿子的没累,坐轿子的倒累了。老大拿出一早备好的干粮与肉干,先生看了看,微微不悦:“怎么没有酒?”过去请风水先生,狗肉和米酒是必不可少的,老大一早走的急,不曾备酒,这本不是什么大事,何况人家是抬轿子来请,换做一般先生也就算了,可这位大师却不肯将就,“有肉无酒,喉咙发干,咱们明日再去吧。”说罢袖子一挥,让轿夫抬着自己回家去了。
第二日,老大备好酒肉,带着轿夫又去请先生。路程过半,先生依旧要酒。老大恭恭敬敬的拿出准备好的米酒,先生喝了一口,却又不高兴了“这酒怎是凉的?”老大连忙赔罪,先生却又转身回去了。连续两天受到先生的刁难,同行的轿夫都跟着窝火,老大却依然恭敬谨。
第三天,仍旧准好酒好肉的去请,这次总算把先生请到了目的地,风水大师来到山地,寻龙、察砂、观水、点穴,一番考量后,对老大说:“这是一块上等的好地,只有一点不足。
”哪里不足?”
“此穴下葬后,只旺老二和老三。老大这一支,过不了多久,只怕人丁就要绝了。"
老大听了这话,心里很是不快。自己已有三个儿子,如果自己人丁衰绝,这三个儿子岂不是都要无后了?
老大送回了风水先生,神不守舍的往家里走,半路遇上二弟。二弟见是大哥,迎上来打招呼:
“哥,今天先生看的怎么样?”
老大看见二弟关切的眼神,灵机一动,说:
“哎,今天先生看了,地是好地,唯独只对你不利,甚至以后会没有后代,我想还是换个地方吧。”
二弟愣了一下,却坚定地说:
“没事大哥,只要对你和三弟好就行了,你们俩好了,咱们家族就好了。况且父亲的下葬时间不宜拖得太久,只亏我这一脉不要紧。"
兄弟俩又说了几句,二弟仍旧到前面去办事,老大则继续往家里走,到了家里,三弟正在忙着,见到老大回来急忙迎上来问情况。老大同样对老三说:
“这块地什么都好,只是对你不好。”
没想到老三年纪虽小,却也是个颇有大义的孩子,拍着胸对大哥说:
"没事大哥,亏我不要紧,只要你和二哥能好就行了!”
两个弟弟都如此说,老大心里大为感动,咬咬牙,下走决心,请风水师点穴立向。
墓穴建成后,按当地的习俗要宴请宾朋。这天中午,一家人正忙着招呼客人,却唯独不见了大哥,三弟去寻,各个房间找了一遍,却见到大哥正伏在卧室床上哭泣,三弟不明原因,急忙找来二哥,兄弟三人关起房门,大哥才说了实话:
“二弟、三弟,我有一事骗了你们。这个风水对你们都好,只是我这一会绝。"
父亲得于安葬,哥哥应该高兴。但一想到从此三个儿子无一能够传继,心里无法不悲痛啊!”
二弟、三弟得闻真相,齐刷刷跪在大哥面前:
“大哥,我兄弟发誓,一定将儿孙世世代代过继大哥名下,顶起你这一脉的香火。
此后,曾家老大一脉果然人丁渐弱,几代之后便没有了继承人。而二房三房也说到做到,世世代代都过继男丁给大房,不让大房一脉的香火断绝。
从清初到民国,一直如此。直到解放后,政府破除迷信,收归田产,才再没有过继之说了.
相传,自清初以来,无论二房三房,谁人过继男丁给大房,被过继者,必无子嗣。然而即便如此,二房三房的儿孙,依然不忘祖训,信守诺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