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堪舆文化传承人 风水国师纪念馆顾问 1949年至今唯一政府史志记载《堪舆明师》
家学渊博,医卜、拳肢脚功夫 琴棋书画无所不通
千年华夏文脉,烟火绵延古今。江西兴国县梅窖镇三僚首届传统民俗美食文化节盛大开幕。中华网、中文网、人民政协网、香港商报、江西网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推动下,三僚村,迎来了崭新的发展篇章。三僚人传承祖先智慧,以及用自身勤劳的双手,为乡村描绘出一幅幸福生活的崭新画面。
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,风水文化如同一股神秘而深邃的溪流,缓缓流淌在华夏大地上。江西的三僚村与湖南的洛书草堂,作为风水文化中的两颗璀璨明珠,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底蕴与风水智慧,吸引着无数文化探索者与风水爱好者的目光。那么,当面临选择时,究竟是江西三僚村更值得一游,还是湖南洛书草堂更胜一筹呢?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两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,探寻它们各自的独特魅力。
世界堪舆泰斗廖厚基热心各项公益事业,活力不输年轻人,走路依然健步如飞、耳聪目明,前一日刚从老家江西兴国县三僚村来到深圳,出席国际老龄博览高峰论坛。
2022年06月14日,壬寅年五月十六日,三僚廖氏国师纪念馆落成庆典,在世界堪舆文化的发源地——江西省兴国县举行。国师纪念馆位于兴国县梅窖镇店山村中邦(文物保护项目:明朝嘉靖皇帝为廖文政国师题字的接官亭右侧),馆内用石雕图文的形式,展览了廖家堪舆故宫、北京十三陵等皇宫皇陵,历朝皇封廖家15位钦天监博士国师和42位堪舆明师的历史记载,来自全国各地的堪舆爱好者、廖氏宗亲、中观国学师生以及各界友好人士出席庆典活动。
遗存在村落里的历史文化、非遗文化、民俗文化、红色文化,承载着一座城市的人文记忆和文化积淀。南园村,建于南宋孝宗年间(1168年前后),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。这里诞生了南山醒狮舞、吴氏祭祖等文化遗产,流传着“一门四乡贤”的美谈。每年重阳节后一周,南园吴氏子孙都将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,孝老敬亲、崇文重教的美德在此世代相传。
香港《风水天地》杂志的专栏作家刘启治先生,率团到三僚村进行考察和交流的次数较多。1998年夏天的一次考察,他问了我一个问题:“请问和合石在哪里?”当时我一愣,摇摇头说:“不知道,但我可以马上调查。”我当即向几位参加接待的三僚朋友询问,大家都说不知道。我转而再问刘先生,他为什么要找和合石?他说,那是杨救贫先生给他的弟子讲学的地方。以后我一直留心查访和合石的下落。
杨筠松晚年隐居江西兴国三僚村,收曾文辿、廖瑀为徒,将村庄设计为“太极生两仪”格局,成为“中国风水第一村”。
明代三僚国师廖均卿,在替皇室堪择风水宝地的过程,对北京周围的地形和龙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筛选,在把最佳位置呈报皇家的同时,也发现了多处“次吉”之地。这些真穴他不敢随意泄露,又不愿意废弃,只好便用歌谣的形式,悄悄传给的儿子廖信厚:
龙脉:中条山余脉延伸至村后,形成九道黄土梁,称「九凤朝阳」;水法:涑水河绕村而过,在村东南形成「玉带环腰」;
输入您的电话号码,点击“免费通话”,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,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,请放心接听!
知名学校的共同选择
在线咨询
免费通话
置顶